夏天到了,因为天气太热,有些人已经改为了清淡的饮食,从“肉食”主义变为了“素食”主义。
但是,贵州的人民可就没那么容易摆脱肉类的纠缠,因为他们的肉类特产,太好吃啦。其中,首屈一指的,当属剑河的“两头乌”。
今日,走进剑河,探寻美景与美食,一起来品尝品尝两头乌吧。
剑河县位于贵州省东南部、黔东南州中部,是一个美景众多、人文底蕴富足的小县城。
当地的老山界、久仰十里杜鹃、盘溪瀑布群、平塘溶洞群、十里长滩、雷打塘、关门岩、夫妻岩、中流砥柱、八仙石柱等自然景点,是吸引游人驻足的招牌;
而摩崖碑刻、柳霁古城、大广坳红军战斗遗址等人文景观,又让人不得不感慨曾经在此地留下的历史印记。
如果你做过功课,就会知道,剑河的芦笙舞和苗族招龙等活动很有名,别的地方少有见到。
在招龙期间,你也许有机会吃上一餐“招龙宴”,感受一下特有的民族风情。即使没有吃到,也没有关系,剑河的其他特产还在等着你。
剑河特产很多,杨梅、藠头、竹笋、蕨菜等绿色食品很受居民的喜爱,腌鱼、牛瘪、欧九菜、山野菜等民族食品最富盛名;
另外就是经过上千年自然和人工选育的种群资源——剑白香猪,更是当地人民的心头爱。这个剑白香猪,就是“两头乌”。
它在剑河一带的别称叫做“两头乌”,被农业部列为国家二级保护畜种。
而且,经国家畜禽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它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开发的剑白香猪系列产品有腊香猪、香肠、火腿等,在年广州国际食品博览会上荣获金奖。
因为这一特产是剑河少数民族同胞培育成的具有历史悠久的原始猪种,所以它能很好地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生活条件和少数民族的生产习俗。
而且,这种猪体形矮小,基因纯,无污染,抗病力强,耐粗饲,当地的群众也喜欢叫它“萝卜猪”,现如今,剑河县下辖的乡镇,譬如太拥、南哨、磻溪、岑松、柳川、革东等地都在饲养。
当地农户的饲养方式自成一派,多以放牧或半放牧为主,一般早晚饲喂一次。
生猪平常都到村寨周边深山密林觅食野果、草根,久而久之,它们的奔跑能力越来越强,瘦肉也自然而然地多了起来。
那么,它的味道如何呢?其肉质脆嫩、肥而不腻、味道鲜美,不论是清煮、煎还是烧,各种做法都能让它的滋味发挥的淋漓尽致。
清煮时,它的肉质白嫩,肥而不腻,原汁原味,鲜嫩可口;如若换成炒,则色泽澄黄晶亮,清香扑鼻,尝则细腻润喉,余香在唇。
吃法不考究,别地还没有的“两头乌”,当然是戒不掉的美味特产,去到剑河不得不尝的佳肴之一啦。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1388.html